2021年12月1日星期三晚上七点,永利集团304am官方入口于教学楼五栋401室继续开展“魅力中国”主题选修课第七讲,本次的魅力中国课堂由胡再老师带领学生们学习、认识中国的地理分界线,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带我们领略中国大自然的魅力。
本次课程主要围绕“秦岭淮河线因何能分割南北?”“胡焕庸线真的天命难违吗?”这两个问题展开。
·课程开始·
胡老师首先向同学们提出一个简单的问题:“我国的陆地面积以及海洋面积分别占多少呢?”面对这一问题,同学们很快给出答案:我国陆地面积为960万平方千米,海洋面积加起来大约为300万平方千米。从北往南分别历经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在如此辽阔的地域上,地域之间的差异也就在所难免。在诸多的地理差异中最令人津津乐道的莫过于我国的南北差异和东西差异。
·重点内容·
将我国东西进行划分的胡焕庸线以及划分南北差异的秦岭淮河一线是本节课的重点学习内容。胡再老师将南北差异与生活联系在一起,让学生们能更加直观的发现地理差异与生活的相关性。南北方的主食差异:南米北面;住宿设施的不同:冬天北方靠暖气,南方靠“一身正气”;屋顶的不同:北方民居为平顶,南方为斜坡;交通运输方式的不同:北方为马拉大车,南方为小船。同学们对其也十分感兴趣,积极讨论。地域的差异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中国南北分界线的首次提出——中国地理百年大发现。1908年,张相文在《新撰地文学》中提出“北带:南界北岭淮水,北抵阴山长城。”南界,就是南北地理分界线;北岭淮水,就是秦岭淮河一线。这条分界线的提出,首次正确界定了我国南北方自然地理分界线,对认识我国自然地理规律和指导农业生产都有了重要意义。胡再老师还向学生们介绍了淮河。淮河发源于河南省,湖北省交界的桐柏山区,由西向东,流经河南、安徽、江苏三省,全长约1000千米,流域面积约27万平方公里。
从自然角度看秦岭,西起昆仑山,经甘肃、陕西、东到河南省的伏牛山以及桐柏山,黄河与长江分水岭,长度为1600多公里,宽度为几十公里至200-300公里,高度为2000-3000米。从文化角度看秦岭,“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胡再老师用《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登太白峰》《终南山》《咏华山》几则诗词名篇彰显了秦岭作为华夏文明龙脉的地位。
接着胡再老师说明了秦岭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秦岭对空气的流动有一定的阻挡作用,冬天可以阻挡部分冷空气南下,夏天可以阻挡湿润的东南季风北上,以及阻挡南北交通、塑造地形。同时秦岭独特的地理环境也孕育了众多珍稀的野生动物,诸如:秦岭羚牛、秦岭大熊猫、秦岭金丝猴、朱鹮等。
·名人介绍·
胡焕庸先生,是中国现代人文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的重要奠基人,提出了著名的黑龙江爱辉——云南腾冲人口地理分界线。
胡焕庸线两侧的差异主要为人口分布差异、景观分布差异、城镇化水平差异。胡焕庸线以东地区大都以平原,丘陵为主,而胡焕庸线以西则以青藏高原、横断山区、内蒙古高原、西北荒漠地带为主。
胡老师提出问题:胡焕庸线该不该破?应该怎样破?胡再老师从科技进步、旅游业发展、交通运输业发展、信息技术发展与国家政策五个角度向我们阐述了以上观点。
·总结·
从自然条件来看,突破胡焕庸线需要克服地形条件、气候条件等问题,难度系数很大,但从社会、经济等角度来看,在科技与交通高速发展的今天,胡焕庸线是有机会突破的。
至此魅力中国第七讲正式结束。华夏大地埋藏万千故事,浩浩神州续写时代传奇。让我们一起期待下次的魅力中国课程,领略大自然的奥妙,谛听自然的声音,感受中国独一无二的魅力。